Copy from Jupiter's blog,我覺得佢寫得好好呢!!
http://magicjupiter.mysinablog.com/
心靈產業
在網絡上胡亂的瀏覽,碰上了「心靈產業」這個名詞,頓時雙眼發光。一直以來,所謂的new age、身心靈健康,指的只是一些概念或相關的活動,但這些活動逐漸產生了一班相關的心靈工作者,卻難以統一歸類,只有散落地撥入不同的行業中。例如 NLP,多變成培訓、教育類,卻容易令人誤解只是商業機構或保險公司教授的銷售技巧; 我們這些占星、塔羅自然被歸入玄學、算命功能組別; 如果你做香薰治療的,可能變成了美容行業; 至於能量治療、催眠、色彩治療等等,更不知應當作是「健康系」還是「心理系」,但實在兩者皆不能確切去展現這些療法的特性。而「心靈產業」,正正確切地表達了以上所有項目的本質、方向和目標---跟心靈健康相關係的行業。
Spirituality在歐美早已盛行,別說其他,光是去人家書店跑一趟,以上所說相關的書藉,都會放在「spirituality」、「body-mind-spirit」這類的書架上,而不是什麼「心理」、「玄學」、「醫療」。至於華人社會,台灣最成熟,這個「心靈產業」的名詞自然是來自台灣,因為心靈工作者、人們對心靈的需求越來越多,逐漸形成一個industry; 而看報導說,連內地也越來越注重心靈的需要和健康,一來因為經濟快速起飛,努力搵錢賺得盤滿缽滿之餘,開始發覺內心的不安和匱乏; 二來,亦因為各種天災的後遺症,發展心靈重建跟家園重建同樣重要。
好了,來到香港,雖然近年多人認識、學習new age相關的東西,但普遍來說,一說到「心靈」,要不一臉茫然,不知心靈為何物,要不將之當作宗教,又或只以為「心靈」就是減壓就是去做spa,響雜誌剪張coupon去做個香薰massage、搵朋友訴下心事、睇下心靈雞湯就是了。
為什麼香港人不重視、不願去了解「心靈」這回事? 當然最大聲夾惡的理由是「我要搵食!」心靈可以當飯吃嗎? 心靈可以幫我發達可以買到千萬豪宅可以讓恒指升番上三萬點嗎? 另外的原因大概是我們從小到大,無論是父母、老師、社會文化給予的訊息是最緊要讀好書、搵好工、賺錢。所以以為任何事,只要搵到錢,都可以解決,那是唯一安全感的來源,可是從來不知道原來成功和財富也需要健康的心靈作支柱。於是一直不願意去面對自己內在各式各樣的問題,不願去了解、探索、活出自己,心內的障礙一直增加,於是香港人又威啦,又高踞榜首了---成為最大壓力和最不快樂的人。而且雖然經濟蓬勃,卻又培養出憎人富貴厭人貧的性格,正反映出內心的不安和貧乏。更不要說延伸出來的種種問題,像反智、不負責任、欠缺創意、愛逃避、自卑又自大等情況了。
可是嘛,別人都明白要擁有健康的心靈,才能把工作做好; 內心豐盛,才能創造財富; 內心快樂,人生才能更幸福,做任何事才可以得心應手。就算是從經濟效益去看,一家企業如果擁有心靈健康的員工,才是讓生意蒸蒸日上之道。如果我們還對「心靈」一無所知,不認為那是重要的事情,那我們只會越來越落後的了---無論是心靈的素質、健康以至外在經濟、文化。
希望有一天,當我在填寫什麼什麼表格時,行業一欄,有「心靈產業」給我選擇。別人問從事什麼工作,我可以答心靈工作,而不惹來疑問,就很安慰了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