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西南部一個保留區的印第安人, 往往能夠輕鬆跑上百哩路而面不改色--奔跑過程中, 他們的血壓不會上升, 心跳速率也不會改變。某位企業家曾突發奇想將數位此類天生的長跑健將帶進奧運比賽 (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奧運會)。未料, 這些印第安人竟然無法入選決賽。原因是他們習慣將二十五哩長的距離視為暖身過程!從未有人向他們解釋奧運賽程僅僅只得二十五哩而已。
生活過程中橫遭挫折而感到沮喪不已, 其實『我只不過正在進行暖身運動而已。』
*****************
『你永遠不會完成任何事。誰說你必須完成任何事來著?只要我們依舊活著, 就不可能有任何事升真正得以完成。』
*****************
強行認定自已必須一氣呵成的不自由感受, 很容易阻礙突如其來的靈感與創造力。跟隨個人內在律動, 一再『開始與中斷』才是完成任務的更有效方法。
*****************
依上三點節錄於"My voice will go with you", by Mitlon Ericson and Sidney Rosen一書。這是一本要用心去看, 不是用腦去讀的書。
第一點, 是我想回應對金金或囡囡上次的事。我沒事, 大家放心。對於金金, 我在想, 他來到我生命究竟想教我些什麼?相信很多很多事情, 其中一件, 相信是無條件、無時限的耐性訓練。Sugar就一定想訓練我『不要將自已個套apply到對方到』。依兩樣對我來說,都是很要命的訓練呢。貓, 還是不要養得太多好, 因為他們某情度上很嚴師的,如果你受教的話。
第二段, 我想記住/提醒自已, 亦同大家分享的。只要活著, 就有學習不完的功課。不要自滿、亦不要放棄, 除非死了。但自殺是很大罪的,我們還是好好享受這旅行,抱住這心態過日子, 相信會生活得聰明一點。
第三段, 有很多人(包括我)總覺得有問題就要第一時間想一氣呵成的盡快去解決, 做了很多無謂事情出來, 其實對問題幫不了什麼大忙。其實事情相信我們要知的,要做的, 我們已經試過後, 就讓事情、亦讓自已『開始與中斷』, 停下來, 沉澱一下, 然後再去想下有什麼新發展或動向。
不要未想清楚就發問, 發問的過程往往另我們將問題加諸別人身上,而給自已一個藉口不去為自已作主。 其實答案往往在我們認知中, 只是我們遺忘了。
很深..但其實也很簡單。不過, 蠢動的我近來才開始有一點點明白。我覺得很遺憾是,一直以來的學習模式都是著重我們怎樣用腦去思考和分析, 但用心去思考和溝通的訓練, (至少在香港)很被忽略。現在重新學習怎樣用心去思考和學習, 怎樣得到一個腦和心的平衡點, 真的覺得之前浪費了許多時間, 自已就像一個new born baby一樣。
Anyway, 共勉之~~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